婴幼儿泪囊炎的治疗

发布日期:2016-08-02 作者:admin

婴幼儿泪囊炎是由于先天性泪道发育障碍所造成的,表现为泪道阻塞。
 
从组织发育上而言,引起先天性泪道阻塞的Hasne 瓣在出生后1个月左右尚有自然破裂的机会,1 月龄以下婴儿的泪小点及泪小管均细小,睑裂窄,泪小点不易暴露,探针插入困难,易发生操作而致的损伤;且因其发育尚未完善、吞咽反射不敏感易导致误吸,甚至有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的危险。
 
故我们建议对于1月龄以下患儿通常仅采用泪道按摩法,根据分泌物多少选择是否加用抗生素眼液及使用频率。婴幼儿的组织韧性小,鼻梁发育不完善,内眦间距宽,泪小管长约1cm,泪囊长6~7mm,鼻泪管长约1cm。上泪小管较下泪小管短,走行向下方,探针易滑入泪囊,探入鼻泪管不容易产生假道和出血。而下泪小管走行向内上,与泪总管的夹角为直角,探到鼻泪道必须旋转90°,若探通不准,或触到骨壁后回退量把握不好,易造成假道和出血。且下泪小点及下泪小管承担大部分泪液引流量。由于目前临床上没有婴幼儿专用探针,常用的探针小型号者仍宽0.5mm,极易造成黏膜损伤形成假道。
 
婴幼儿泪囊炎探通时机历来说法不一
 
有学者认为出生3个月后是行泪道探通术的时机。坚持对大龄幼儿采取泪道探通术时,部分患儿会因慢性炎性反应的长期反复刺激泪囊及鼻泪管,而导致鼻泪管阻滞膜逐渐增厚,鼻泪管逐渐狭窄,迁延形成瘢痕性阻塞,使鼻泪管探通一次完成率降低,还可诱发急性泪囊炎、黏液囊肿、眶蜂窝织炎等; 且因泪囊长期积聚脓液引起扩张,泪囊失去张力,将造成即使泪道通畅后依然流泪; 同时大龄的幼儿头部摇摆及四肢反束缚能力增强,增加了固定患儿的困难。
 
大于12 月龄患儿的探通治疗治好率远低于12月龄内的患儿,且部分大龄患儿即使泪道探通通畅后仍有溢泪现象,考虑为泪囊长期积聚脓液引起扩张使泪囊失去张力,造成即使泪道通畅后依然溢泪。故我们主张对于1 月龄后患儿只要泪道冲洗无明显分泌物即可及时进行泪道探通术。
 
婴幼儿泪囊炎患儿中多为剖腹产患儿,有报道婴幼儿泪囊炎发病率与剖宫产率之间呈正相关。考虑剖宫产儿泪囊炎高发的原因为平产分娩过程中,胎儿头部通过产道的挤压而使Hasne 瓣自然破裂,而剖宫产术人为地丧失了协助完成鼻泪道管化的生理过程。